G.O.S.S.I.P 阅读推荐 2024-10-16 LLM帮你理解安全补丁

我们今天介绍的这篇论文Pairing Security Advisories with Vulnerable Functions Using Open-Source LLMs来自2024年的DIMVA会议,论文介绍的研究工作正是现在风头正劲的AI for Security中的一项具体的应用:利用LLM来帮助确定代码补丁中到底哪些函数直接和安全漏洞相关。

简单介绍一下研究背景:在软件代码安全分析里面,安全补丁(security patch)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对象,厂家只要发布了补丁,大家就知道肯定有安全漏洞被修复了,然后就赶紧去分析补丁,找到问题。但是这个过程是一个高度依赖人工介入的labour work,目前能够比较自动化的分析思路仅限于通过代码比对(比较patch前和patch后的代码),找到所有改动过的函数,然后把这些函数视为有问题的函数。但现实中并不是所有改动过的函数都是有安全问题的,实际上针对一些数据集的人工调查表明,在安全补丁涉及的所有改动过的代码中,大概只有五分之一是和安全问题相关的,其他的改动跟安全其实并没有关系。

听起来太抽象?先来看一个例子:

这个例子是CVE-2023-28105的安全报告(security advisory)的摘要,其中包含了对这个CVE安全漏洞的简要描述。虽然在这个报告中提到了与之对应的fix(就是https://github.com/dablelv/go-huge-util/commit/0e308b0 这个commit),你切不可认为这次代码更新只是修复了安全问题,整个fix一共修改了4个源代码文件,修改了5个已有函数,添加了2个函数,总共增加了104行新代码,同时删掉了45行旧代码。可是跟安全相关的函数并没有那么多(如下图所示):

针对上面观察到情况,本文就提出了一种利用LLM来对改动过的代码进行辅助标记的方法,作者认为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(当然也只是比现有的方法更好)找到那些真正涉及安全问题的函数。作者设计的方法的流程如下图所示(太丑了):

这个流程里面,首先需要提供的是安全问题的描述(advisory description)以及代码的更改情况。在这里,作者用了一个叫做function git-hunk的输入形式,要了解它,首先我们复习一下git-hunk这个代表代码修改情况的技术概念:

function git-hunk就是根据git-hunk的信息,把那些改动过的函数标记出来,把原来的粒度从代码块改成了函数。

在输入都准备好以后,接下就进入到了人工智能时代,疯狂使用提示词工程来向AI查询,下面就是作者设计并用来让AI 代替自己思考 大显神通的提示模板

好吧,我们对这部分不熟悉,就照抄一遍给大家看看然后进入后续。这里面还有一个细节,就是在few-shot的情况下,作者还提供立了一个参考的数据库(里面包含了一些已经标记好的样例),通过函数相似性分析,搜索到一些相关的已有知识,给prompt提供参考(帮助LLM思考)。

论文的实验部分是那种非常无趣、列了一大堆数据表示自己比已有的技术进步了多少个百分点的 AI论文特色 风格,我们就不想介绍了。作者提供了相关的实验材料(用了4个开源的model,好像需要超过100G的空间),如果有读者去测试了,欢迎给我们反馈一下这个设计到底靠谱不靠谱:

https://github.com/s3c2/llm-vulnerable-functions


论文:https://www.enck.org/pubs/dunlap-dimva24.pdf


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,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、暗示和承诺,仅供读者参考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(内容、图片等),请及时联系本站,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。查看原文

为您推荐